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未分类

绝世名伶阮玲玉的遗书背后

依旧黑白的是影像,曾经炫丽的是人生。

1935年3月7日傍晚,联华公司举行员工聚会,薄施粉黛的阮玲玉显得风情万种,她端着酒杯穿梭在人群中,光彩照人的妩媚里流露出一丝隐隐的忧伤。而比她本人还耀眼的,是唐季珊赠与的定情礼物——红宝石耳环。

阮玲玉频频向众人敬酒,谈笑风生,人们都没有看出一代名伶有任何异样。然而,在阮玲玉结束宴会的四个小时后,也就是1935年3月8日凌晨2点,她吞下了三瓶安眠药,留下了遗书——“人言可畏”。那一年,她才25岁。

这真的只是一场由人言引发的血案吗?

1910年的人间四月天,黄浦江边的阮家添了一个叫凤根的女婴,一个“凤”字尽含父母期许,然而这女儿家的名却带上了一个颇具男性色彩的“根”字,让人倍感别扭。后来阮凤根改了名,从了影,然而一个温香软玉的名字却也昭示了她如翠玉般易碎的生命。

父亲早逝,阮玲玉自孩童时期便随母亲在一个姓张的大户人家里帮佣,期间自然少不了人白眼。母亲长年节衣缩食地供女儿上学,但也觉得自己给人家当保姆是抬不起头的,所以一直叮嘱阮玲玉出去千万不能说是保姆的女儿。阮母对自己身份的自卑传达到了女儿身上,导致了阮玲玉她从小的自卑心理,为她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靠着母亲寄人篱下的帮佣生活,阮玲玉在深重大宅的后院里孤独地度过了自己的童年。而正是那个小院子,让阮玲玉认识了她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张家小少爷张达明。15岁的阮玲玉虽然在年龄上还是一个少女,但是身上已经散发出一种女人的味道,这种味道就像是为了寻找遗失的父爱而早早准备好的。

张家的白净公子哥经受过“五四”新思潮平等意识的影响,有文化还叛逆,具备年轻激情的男孩就这样向情窦初开的女孩发起了进攻。张少爷常常拿自己的钱接济阮家母女,阮妈妈受宠若惊,认定了这个女婿。这个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女人感到倘若自己的女儿能够嫁给东家少爷,未尝不是对自己保姆身份的清洗。

由于张家大太太在这门婚事上脸沉得厉害,心理上还是个莽撞男孩的张达明拗不过母亲,对阮玲玉提出同居。成为女人的那一年,阮玲玉只有16岁。两个青春期的孩子,一个自幼丧父,缺失关爱;一个出身豪门,恃宠而骄。尚不具备成熟人格的二人并不知道他们的今后的路要怎么走。

爱欲难平

16岁那年,花季的阮玲玉开得甚是娇艳,比起其他含苞待放的温室花蕾明艳太多,她借由张达明哥哥张慧聪提供的机会进了电影公司,开始自立谋生奉养母亲。1930年,阮玲玉主演《野草闲花》中的卖花女而一举成名。可在她两年后的演艺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日本的侵略战火烧到了上海,阮玲玉只好带着自己的养女和张达明一起来到了香港。

失去了家庭支撑的张达明依旧游手好闲,一次次欠下债务。阮玲玉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这个男人的本性难移,而是帮他还债,试图用爱情感化初恋男友。这种痴情不可不说是带有一丝丝自虐意味和一点点病理性利他倾向的。

张达明在心理上只是个顽皮小男孩,从物质到精神通通依赖阮玲玉。不仅如此,还屡次三番地伤透了阮玲玉的心。再坚强的人也会累,也会想要摆脱,何况是像阮玲玉这样本就是太想被人照顾的女人。此时,风流富商唐季珊适时地出现了。即便阮玲玉的死说起来和唐季珊脱不了干系,但实际上,就像是溺水的人希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那个时候,不管伸出手的谁,孤独无依的阮玲玉都会接受。

唐季珊,这个男人看起来是由于太太娘家的财势而不敢与妻子离婚,到处在外拈花惹草,但是从深层心理上分析,也是个在建立稳定亲密关系上存在障碍的男人。只是在情感世界里,并没有负负得正的说法。这位茶叶大王对阮玲玉展开了猛烈的追求,尤其和张达民这样的男孩子一比,他更是无不流露出中年男子的成熟魅力,像极了阮玲玉的理想化父亲。

当年在唐季珊身边凋零的情人张织云是去信给过阮玲玉警告的,“你看到我,就可以看到你的明天。”但被唐季珊的花言巧语蒙蔽的阮玲玉哪听得进这些,反而将唐季珊伪装出的温柔多情当了真,失去了分辨能力,很快地便和他同居了。

张达明看到这一切,无赖黑暗的嫉妒心理油然而生,试图敲诈阮玲玉。阮玲玉本想息事宁人,然而唐季珊作为一个精于算计的商人,他不乐意了,不愿让已近乎一个小混混似的张达明从阮玲玉身上捞到什么好处,间接影响自己。看着唐季珊的冷脸,从小看惯了他人脸色的阮玲玉自然是不愿让心爱的男人不快,便一口回绝了张达明。结果张无赖一纸诉状到了法院,诬陷阮玲玉曾经在张家时偷走了不少东西,且全部给了唐季珊。被拉下水的唐季珊为了自保采取反诉,并且要求阮玲玉出面在报上说明自己并未将张家之财物赠与唐季珊,他们在经济上是独立的。笔者想来,这个男人恐怕在感情上更是“独立”的。

阮玲玉得到了广大影迷的喜爱,但却弥补不了她内心情感的匮乏。被曾深爱和爱着的两个男人拐进这场名誉诬陷的法律纠纷,不堪舆论诽谤的阮玲玉心力交瘁,最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杀死阮玲玉的不是那三瓶安眼药也不是社会和他人的流言蜚语,真正本质的原因是缺少爱的她在面对风暴的时候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

“我多么想成为这样的一个新女性,能够摆脱自己命运的新女性,可惜我太软弱了,我没有她坚强。”阮玲玉在电影《新女性》中的杀青戏中几乎要将自杀假戏真做,后来在工作人员退场后,她对擦出爱情火花的导演蔡楚生说出了这样的话。

阮玲玉生前出演电影29部,所扮演的皆是在感情上屡遭不幸的女子。某种程度上,也可谓是她的本色演出。阮玲玉选择在妇女节那一日离开,多少是有些暗示意味的。但女性身份的独立和解放仅仅作为一种渴望,她自始至终没有从男人的历史中站起来。固着于父爱缺失的创伤,放任着张达明的疯狂掠夺,承受着唐季珊的玩弄无情,隐忍着蔡楚生的软弱自保。

遗书心语

“达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个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离后,每月又津贴你一百元吗?你真无良心,人们一定以为我畏罪?其实我何罪可畏,我不过很悔悟不应该做你们两人的争夺品,但是太迟了!不必哭啊!我不会活了!也不用悔改,因为事情已到了这种地步。”

阮玲玉被心爱的男人推到风口浪尖,这种忘恩负义是渴望以爱换爱的阮玲玉始料不及的。“争夺品”一词表明她看清了自己在两个男人心中的价值,而这种现实是她过去久久不愿接受的。理想始终幻灭,孱弱的内心丧失了最后的防御屏障。

“季珊:没有你迷恋“XXX”,没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约不会这样做吧!我死之后,将来一定会有人说你是玩弄女性的恶魔,更加要说我是没有灵魂的女性,但那时,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过去的织云(唐季珊前女友),今日的我,明日是谁,我想你自己知道了就是。我死了,我并不敢恨你,希望你好好待妈妈和小囡囡(阮玲玉的养女)。还有联华欠我的人工二千零五十元,请作抚养她们的费用,还请你细心看顾她们,因为她们惟有你可以靠了!”

“没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欢的事了,我很快乐。”阮玲玉最后看似淡然的绝笔,实在饱含着太多无奈,太多凄凉。一句“我很快乐”未尝不是阿Q式的自嘲,令人心酸。然而从心理上分析,对唐季珊的遗言也表达了阮玲玉对这个既爱又恨的男人的被动攻击。遗书中的反语说的是“如果你不迷恋她,如果你没有接连打我,我是不会死的。”内在的受伤小孩让阮玲玉在成年后依旧没有办法突破这层心理障碍,强迫性重复地选择伤害自己的男人。她形容自我“没有灵魂”也显露出对于自己的低评价以及对自身缺乏自我价值感的觉察。“你自己去受吧”更是在离别之前终于真实地释放了一次压抑已久的愤怒。可惜在后文却又添上“我并不敢恨你”,这也再次反映了阮玲玉心中的巨大矛盾,不是不恨,是不敢恨。这个男人曾经带给她的虚幻温暖和幸福就像是她渴求的父母之爱,一旦表达出这种恨,便要面临失去爱的风险。这种风险,对于阮玲玉来说太可怕了。

女人莫姓“软”

著名心理学家巴达斯曾经被问及:“哪些是人类今天最基本及最深切的心理需要?”她的回答是:“人类需要爱。”在阮玲玉如烟花短暂闪耀的一生中,过于缺少“爱”的元素。她自幼丧父,母亲忙碌的佣工生活和低微的身份地位也让其无暇满足到小阮玲玉对于爱的需求。长大之后,阮玲玉在没有一位优秀父亲作为男人榜样的心理背景下经历了三个男人,一个纨绔子弟,一个市侩商人,一个怯懦导演,他们都无法带给阮玲玉如普通女人般的幸福,只能给她带去一次次严重的伤害,最终让她陷入了一场官司的泥沼中。世人总是对桃色事件兴趣盎然,而这两个与她有过纠葛的男人间的官司,人们便更加关注。于是,无论是报刊杂志还是街头巷尾,人们都把矛头指向了无辜的阮玲玉,这些负面的评价一次次撕裂着阮玲玉内心原本的伤口,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理学认为,人类对于爱的需求是一种原始需求,渴望自己如婴儿般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爱的体验最初来自于父母,只有父母给予孩子良好的爱的体验,孩子才能健康成长。而阮玲玉的家庭却不能给予她这种看起来最平常的体验。而由于缺失而被激起的对爱的饥渴常常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继而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阮玲玉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迷恋上不靠谱的男人。

有人说,成功的恋人和成功的父母做的是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不无道理的。试想一下,即使只有一个人真正地付出了爱来对待阮玲玉,不管是母亲还是三个男人之中的任何一个,那么得到了爱的滋养的阮玲玉就不会那样脆弱。

随着年纪的增长,内心世界却难以效仿其他身体器官通过强大的自愈功能修复。童年缺少家庭关爱的孩子往往更明显地表露出对爱的渴求,期待弥补在成长中未曾享受过的温暖和关怀。而阮玲玉面对的三个男人却没有一个能真正满足她的需求。一次又一次在爱的体验上重重摔倒,让她对生活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

当年,安眠药并没有要了阮玲玉的命,是唐季珊害怕受到连累而对她的几次转院耽误了治疗时机。在最美丽的时刻定格,这个悲惋绝望的女子临死前还是不甘心,还是要问那个负心人一句:“你有没有爱过我?”

“贪着一点爱,贪着一点依赖。”这是阮玲玉一生的写照,也是匮乏爱,渴求爱的女性们的心理台词。许多心灵鸡汤会告诉这类女人,需要建立积极的心态,培养丰富的兴趣,体会他人的关爱,但大多数未尝不是隔靴搔痒的建议,倘若缺少自我觉察,行为的改变也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搞搞形式主义罢了。

佳人已逝,难觅芳踪。女人,你可以姓阮,性子绝不能软。

---------阮玲玉---------

e6111428322700.jpg 

 

文章如无特别注明均为原创! 作者: 娜仁,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池畔闲坐
原文地址《 绝世名伶阮玲玉的遗书背后》发布于2015年4月6日

分享到:
打赏

评论

游客

看不清楚?点图切换